top of page

【攝影理論】適當的空間運用使畫面更有深度

  • 作家相片: ChungT.
    ChungT.
  • 2024年8月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月14日

空間主要分為正負空間、立體空間、前景、中景、後景、透視空間。


在攝影中,空間是構圖的重要元素之一,能夠影響照片的視覺效果和情感傳達。我們習慣於把空間填滿,但適當的把空間上的物品取走,能令畫面更具張力。適當地調整空間的力度可創造出虛擬的深度和距離感,使主體看起來比真實更真實。

《鐘樓》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鐘樓》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正負空間「讓主題更加突出並賦予照片更多的深度和呼吸感」

《兩只小狗》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兩只小狗》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正空間(Positive Space)

指照片中主要物體或主題所在的區域。這些物體通常是觀者的視線焦點。正空間的使用需要考慮其位置和大小,以確保主題在畫面中突出和清晰。


負空間(Negative Space)

指照片中不包含主題或主要物體的空白區域。負空間可以幫助強調主題,提供視覺休息區,並增加畫面的平衡感。巧妙運用負空間可以讓主題更加突出並賦予照片更多的深度和呼吸感。


前景、中景和背景「框架主題,使畫面更具層次感,增強情感氛圍力」

《在火車上往外看》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在火車上往外看》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前景(Foreground)

位於畫面前方的元素,可以用來增加深度感和引導觀者的視線,常用來框架或導向主題,使照片更具層次感。


中景(Mid-ground)

位於前景和背景之間,通常包含主要的拍攝主題。中景的運用需要考慮與前景和背景的協調,以確保整體畫面和諧。


背景(Background)

位於畫面後方的元素,對主題起襯托作用。背景應該簡潔不雜,以免分散觀者對主題的注意力。選擇合適的背景可以增強主題的表現力和情感氛圍。


立體空間「使平面作品看起來具有立體的效果」

《港口》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港口》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立體空間(Solid space)

指的是透過使用光影、重疊、大小變化等技巧來表現出物體的高度、寬度和深度,使平面作品看起來具有立體感。

例如側光可以突出物體的體積感、頂光或底光可以創造戲劇性的效果、漸變的陰影可以讓平面的物體看起來更加真實、通過將物體部分重疊創造出前後關係增加畫面深度、近處和遠處的物體互相襯托產生視覺差等。


透視空間「引導畫面外的伸延,表現出遠近之空間感」

《平靜的海洋》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平靜的海洋》攝於 2014 年 5 月 意大利五鄉地

透視空間(Perspective space)

指的是通過使用透視法來表現深度和距離。透視法的種類大概可分為線性透視(Linear Perspective)、單點透視(One-point Perspective)和空氣透視(Aerial Perspective)。通過顏色和清晰度的變化來表現距離和深度或者以視覺匯聚到消失點上,顯示出距離的增加。


實際應用:

  • 在拍攝人像時,背景的選擇非常重要。簡潔的背景可以突出被攝者,而利用前景元素(如花叢或窗簾)則可以增加照片的深度和氛圍。

  • 在風景攝影中,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合理運用可以創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利用匯聚線引導視線可以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和深度。

  • 利用城市中的線條和形狀,如建築物的邊緣、道路和行人流動的軌跡,可以創造出充滿動感和故事性的照片。


空間的應用是一門藝術,需要透過不斷練習和觀察掌握。理解並運用好空間,可以讓你的照片更具表現力和情感,提升作品的整體品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