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理論】我們想要表達的感覺
- ChungT.
- 2024年7月30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月14日
攝影有趣的地方,是可以讓人有想像的空間。就好像電影和小說一樣,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揮想像力補完細節,使從中得到的感受更深刻。
在攝影中對於叙事的留白、手法、色調、構圖,都可以觀眾自行發揮想像。在沒有語言、文字、聲音的氛圍下,永遠有找不到的答案及提不完的疑問,吸引觀眾探尋更多的故事。
或許照片無法從言語或文字中解釋清楚,但只要相信內心的感受,必定能拍出不一樣的景色。

於充斥著大量影像的時代,每一張網絡上的照片都精美絕倫。我們需怎樣才能使照片展示不一樣的效果?答案就在於拍攝時的動機。
透過照片想說的是什麼、想帶出的是什麼故事、想要讓人看到什麼、想要透過照片得到什麼效果、想要表達什麼心情、想要紀錄什麼時光、想要⋯⋯想要⋯⋯想要⋯⋯
不論商業、藝術、紀錄、新聞、時事、時裝、活動、婚宴、嗜好、人像等不同範疇;
一切都源於按下快門的動機,只要確立動機,所拍攝出的影像必定與你心中所想相異不大,但若然沒有確實拍攝動機,得出來的結果往往強差人意。
「值得反覆欣賞的照片。」這才是我們一眾攝影愛好者想要追求的景界。

「照片」又名為「寫真」,是寫下真實的瞬間;
「照片」是平面的、靜態的、有框架的;
「照片」不同使用範𤴆中會影響我們對它的釋義;
「照片」是把鏡頭前的世界納入畫面;
「照片」是透過機械學、物理學、化學、電子學等產生的成品;
「照片」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一文不值;
「照片」是人們透過照相機想要表達的畫面。
藉此可以看出,除了「寫下真實的瞬間」及「人們想要表達的畫面」外,其他項目對觀眾來說毫無意義。
在多年職業攝影生涯的體驗中,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確切的事實。
「器材只是輔助工具,若然想要拍出好的照片,除了運氣之外,拍攝者的心態決定一切。」
不必在意器材是否專業,那怕只是一部智能手機,也可以拍攝出令人感動的作品。